首页 > 关于九银 > 最新动态 > 网络正能量 >  【江西工人报】专访九江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时辛:党建领航定向 改革破浪致远

【江西工人报】专访九江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时辛:党建领航定向 改革破浪致远

编者按: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将金融工作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新时代金融工作指明方向。作为江西首家赴港上市的地级市城商行,九江银行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以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为主线,坚定转型步伐,精细经营管理,全面提升战略执行力,在坚守风险底线中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特色化发展路径。近日,本报专访九江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时辛,解码这家区域性银行的高质量发展实践。

1.记者:周书记,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九江银行作为江西首家赴港上市的地级市城商行,近年来高质量发展态势稳健,特别是新一届领导班子就任以来,发展成效明显,请您介绍下相关情况。

周时辛:九江银行新一届行党委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在九江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加强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优结构、节资本、促合规、控不良、稳增长,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不断迈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聚焦党建领航,“进”的动能持续增强。九江银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把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作为“根”和“魂”,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全行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制度,开展“书记领航”重点工程,建立党委班子成员挂点、支部书记带队、党员骨干冲锋的联动机制,推动党建工作责任传导到末梢、资源力量下沉到基层。持续深化党业融合。完善党建和业务联动互促工作机制,打造“九久红银”党建品牌,推行“四个一”党建工作法,创新推出“党建链引领产业链”模式。在2024年度九江市属国有企业综合考核中荣获“第一等次”;“九久红银”特色党建品牌被评定为九江市直单位“十佳党建品牌”,并入选首届全省机关党建创新成果展示。

二是聚力固本培元,“稳”的基础逐步夯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摒弃规模情节、速度情节,把提质量、增效益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不断夯实“百年老店”的高质量发展基础。规模稳中有增。至2024年末,全行资产总额同比增长2.5%至5164.59亿元,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同比增长6.4%至3208.35亿元,负债总额同比增长2.4%至4739.26亿元,其中客户存款总额3869.64亿元。效益稳步提升。营收与净利取得双增长,实现营业收入103.88亿元,净利润7.62亿元;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0.6%至91.71亿元。风险总体可控。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均有所提升,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2014年以来,连续11年纳税超10亿元,连续12年入库税收排名九江市本土企业第一,在守住风险底线的前提下为区域经济社会繁荣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三是深化转型发展,“新”的质效不断提升。坚持创新引领,聚焦产品优化、服务提升、品牌建设等重点领域,以数字赋能强化金融服务保障。聚焦产品创新。推出全国首单“银行保函”增信的知识产权证券化ABN,打造落地江西省首单“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普惠贷款业务,落地江西省首笔“知识产权质押+质量评价增信”业务,落地江西首单“3+N”模式在建船舶融资业务,助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聚焦服务升级。扎实推进厅堂一体化,全年远程柜台日均交易量增长近3.74倍,网点客户平均等待时长大幅压降,推出手机银行APP6.0版,各类业务线上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切实以科技“上新”、服务“焕新”增强客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聚焦品牌焕新。积极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持续深化文化品牌建设,过去一年收获“金融科技发展奖”“江西省优秀企业”“江西省工人先锋号”“绿色金融先进单位”等170多项荣誉奖项,连续8年跻身全球银行500强。

四是深耕金融沃土,“好”的服务争相涌现。深入践行城商行“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市场定位,不断优化服务质量,拓宽服务边界,为实体经济和广大客户创造价值。服务地方经济。将信贷资源优先投向本土,以高质量金融助力全省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专项债顾问服务,在省内7个地市、33个县区成功开拓地方政府专项债顾问业务,助力激发地方经济内生动力。服务中小企业。瞄准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推动全行制造业、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贷款占比稳步增长;夯实支持民营企业机制保障,出台《九江银行“金融活水润民企春风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专项服务领导小组,自2024年民营经济效果评估新方案实施以来,连续三个季度被中国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评为优秀。服务城乡居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优化新市民金融服务,累计服务新市民客户约15万名;筑牢防诈反诈的金融堤坝,过去一年累计成功拦截涉诈资金1940万余元;连续18年举办“慈善一日捐”活动,组织青年志愿者赴社区帮建约1000人次,敬老爱幼慈善基金会获评2024年度省本级社会组织3A等级,为九江第二家获此等级的社会组织。

记者:今年初,您在九江银行2025年党建和经营管理工作会议上指出,九江银行要坚持“党建领行、特色办行、质量兴行、科技立行、人才强行、从严治行”。请问在当前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下,九江银行如何践行上述战略,实现穿越周期可持续发展?

周时辛:“党建领行、特色办行、质量兴行、科技立行、人才强行、从严治行”,是去年9月九江市委书记刘文华到九江银行调研时提出来的。这是九江市委市政府基于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科学分析九江银行发展态势,作出的精准研判,为九江银行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擘画了蓝图。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九江银行坚决贯彻落实九江市委书记刘文华在九江银行调研时的讲话精神,保持战略定力,以坚守长期主义做“难而正确的事”,坚定聚焦本土需求、聚焦产业升级、聚焦长效价值,不断锻造经营韧性,锐意改革创新,持续做优做强,推动自身发展与地方建设同频共振、同向前行。

一是以“店小二精神”服务地方发展。积极服务九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市委市政府对九江银行的殷切期盼,也是九江银行作为地方法人银行、骨干银行的职责所在。九江银行始终将服务地方发展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坚持“扎根九江,立足江西”的市场定位,“店小二精神”主动靠前、精准服务,让金融活水真正润泽实体经济。围绕江西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九江市委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等决策部署,九江银行制定并实施相关金融服务方案,建立常态化考核约束机制,持续加大对地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重点项目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以潜心下沉的定力、俯身服务的姿态、服务末端的专业加速深耕本土至2024年末,投放在江西省的贷款金额同比增长8.1%至2707.45亿元,占全行贷款总额的84.4%,其中投放在九江市的贷款金额同比增长8.6%至1038.95亿元,全方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二是以“推土机精神”推进业务转型面对经营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九江银行以“推土机精神”主动攻坚。持续完善规章制度,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好机制,推动建立一整套符合现代金融企业发展实际的制度体系;以队伍建设为抓手,全面落实党组织对干部人事工作的领导权和管理权,选优配强干部队伍,把一批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优秀干部选拔到各级机构班子中,搭建“管理通道+专业序列”员工职业晋升双通道,推行“业绩考核+履职评价”机制,探索360评价方式,促进能上能下机制见效,确保干部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转变经营理念,坚定回归金融本源,坚决摒弃规模情结,注重以“服务、效率、创新”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城商行;坚持做小做微,坚定干苦活累活,充分利用地缘、人缘、亲缘优势,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做好综合营销、做实综合服务、做精综合定价,着力打造“15分钟金融服务业态圈”,不断做大小微企业首贷户等长效客群;深耕产业金融,锚定“产业+政策+金融+科技”发展理念,搭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一站式”产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至2024年末,产业金融业务授信余额同比增长16.28%至568.45亿元,激活业务发展新引擎。

三是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战略落地。九江银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像钉钉子一样一锤一锤接着敲吃透政策、用好政策推进穿透管理确保政策穿透到基层,在融入地方发展大局中挖掘新的增长点。锚定省委“1269”行动计划市委“9610”工程,加大制造业信贷投放力度,至2024年末,制造业贷款金额同比增长18.7%至517.93亿元。聚焦九江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打造“三个区域中心”建设“一个美好家园”、推进“三大攻坚行动”等中心工作,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大力支持制造业、文旅产业、航运产业发展,今年3月落地了全省首单“3+N”模式在建船舶融资业务,向瑞昌海虹航运有限公司批复授信1亿元,助力九江做大做强口岸经济。聚焦地方特色产业和首位产业,探索区域级产业大脑建设,加快形成“一县一策、一产业一方案”,创新推出“有机硅产业贷”“模具产业贷”“航运产业贷”“纺织产业贷”等专属服务方案,不断提升金融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助力加快构建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记者: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我们了解到九江银行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请您介绍下九江银行的创新做法。

周时辛: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要求中小金融机构“立足当地开展特色化经营”,为中小金融机构做好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九江银行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落实落细金融“五篇大文章”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一是科技金融精准赋能。针对科创企业“轻资产”的特点,九江银行创新打造并优化调整“技术流”评价体系及授信服务方案,为科技型制造企业提供免抵押、免担保授信服务。针对企业个性化需求,创新推出“见贷即保”的“九银数智贷”产品,与科技主管部门合作推出“科企融”产品,精准滴灌省内进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库的科技企业。至2024年末,向符合标准的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共计188.01亿元,较年初增长15.27%。

二是绿色金融先行示范。作为省内绿色金融领域的先行者之一,九江银行不断完善绿色金融发展体系和机制,将绿色信贷纳入全行党建考核,给予专项业务支持政策。至2024年末,九江银行绿色贷款余额406.24亿元,近5年平均增长率超30%。创设并落地转型金融产品“碳效贷”“数碳融”,支持中小型工业企业节能降碳;推出“光伏贷”产品,支持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推动用能结构降碳;获批人民银行首批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机构以来,先后支持九江、上饶等地落地11个碳减排项目,累计投放碳减排贷款4.05亿元,带动年度减排量8.22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三是普惠金融扩面提质。紧跟政策导向,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加大金融供给,截至2024年末,将公司贷款及垫款的88.2%投向中小微企业。创新“四专”工作机制,打造“五应五尽”服务模式,广泛参与“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全力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问题。坚持推行减费让利,2024年减费让利数额较2023年增加1.86亿元。精准支持“三农”,优化“易农贷-乡村能人贷”产品,新增无还本续贷、展期等在线服务功能。

记者:站在成立25周年的新起点,九江银行计划如何续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周时辛: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九江银行成立25周年。站在25岁的新起点,九江银行将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永葆为民情怀,将自身发展放到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以“二次创业”的奋进姿态,实干笃行、挺膺担当,以高质量发展成果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贡献九银力量。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聚力打造“九久红银”党建品牌,加快建设“四强”党支部,健全“四下基层”“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继续实行行领导挂点联系和调研指导、领导班子成员基层联系点制度。深化精神文明建设,扎实开展群团工作和统战工作,组建“赣金红盾”小九金融志愿服务队,不断擦亮九银公益服务品牌。全面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引导全行党员干部作风托底、干字当头、奋发有为,守住廉洁从业底线。

二是融入地方大局。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把握好战略窗口期、战略转型期和战略跃迁期,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着力支持乡村全面振兴、“两重”项目建设、“两新”政策实施等重点领域。主动服务地方发展大局,紧扣省委“1269”行动计划、市委“9610”工程等战略部署,深度服务江西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服务九江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加大信贷资源投放力度,共绘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三是坚持实干为民。以广大客户的需求为出发点,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数智九银”建设,围绕核心企业拓展供应链产业链金融服务,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全面提升线上化、数字化经营和服务能力,推动固链、补链、延链、强链,助力产业现代化发展和新质生产力培育。以分层分类营销管理为抓手,提供定制化、综合化客户服务,增强客户黏性,持续推进厅堂一体化,优化服务细节和业务流程,提升客户体验。坚持人才强行战略,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构建全方位正向激励机制,加快专业人才引育。

 

返回顶部